时间: 2025-04-28 07: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37:20
扳龙附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攀附龙和凤”,比喻依附有权有势的人或事物以求得利益或提升自己的地位。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某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攀附有权势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扳龙附凤 常用来描述那些为了名利而趋炎附势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攀附权贵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社会阶层流动和权力结构。
扳龙附凤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和传说,龙和凤分别代表权力和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攀附有权势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吉祥的象征,但扳龙附凤** 这个成语却带有负面含义,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品德和行为的一种评价。
这个成语通常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给人以负面情感反应,如厌恶、鄙视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攀附权贵,这种行为往往不被社会所认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日若得扳龙附凤,
不如自立山巅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试图攀爬一条龙和一只凤,象征着攀附权贵的行为。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或“brown-nos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
扳龙附凤 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品德和行为的一种评价,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应保持正直和独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社会现象。
1.
【扳】
(古通“攀”)。
攀援。
【引证】
《广雅》-扳,援也。 、 《公羊传·隐公元年》-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组词】
扳援、 扳缘、 扳陟、 扳跻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3.
【附】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沾着,附着。
【引证】
《诗·小雅·角弓》-如涂涂附。 、 《考工记·轮人》-是故涂不附。 、 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
【组词】
附缠、 附离
4.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