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1:00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一句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面对花朵凋谢的无奈情景,无法阻止。基本含义是指面对不可避免的失去或结束,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
这句成语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意是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旧时光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成语被广泛用于表达各种无法改变的情况。
在文化中,花常常象征着美好和短暂的生命。这句成语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循环和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无法控制事物的哲学思考。
这句成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亲人离世时感到“无可奈何花落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过,花瓣轻舞,
无可奈何花落去,
岁月无声,留下淡淡哀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about it”或“It's beyond our control”,虽然不如这句成语那样富有诗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对无法改变事物的无奈和接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面对现实,接受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化。通过学和理解这句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深层文化含义,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可】
3.
【奈】
如,如何。
【引证】
《礼记·曲礼下》-奈何去社稷也? 、 《史记·高祖本纪》-诸侯不从,奈何? 、 《韩非子·喻老》-无奈何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无可奈何。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 、 《淮南子·兵略训》-唯无形者,无可奈也。
这。
【引证】
《西厢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
4.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5.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6.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7.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