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1:21
“无可名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无法用言语或名称来描述或表达。它强调的是某种状态、情感或事物的复杂性、抽象性或深奥性,以至于难以用常规的语言来准确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无可名状”常用来形容那些难以言说的美感、情感或哲理,如诗歌、散文中的抽象描写。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种难以描述的经历或感受。在专业领域,如哲学、心理学等,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复杂到无法用现有理论或术语来完全解释的现象。
同义词:难以言表、不可名状、无法形容 反义词:一目了然、显而易见、通俗易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如“难以言表”更侧重于表达的困难,而“无可名状”则强调的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名称或描述。
“无可名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构成部分“无可”和“名状”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语境中,其具体应用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无可名状”常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用以表达那些超越语言和形象的美感。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描述那些难以用常规方式解释的现代科技、心理学现象等。
“无可名状”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深沉和神秘的。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事物,如宇宙的奥秘、深海的未知等,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深海潜水时体验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宁静和敬畏,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在心中默默体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那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温柔,如同爱人的眼眸,深邃而迷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夜空中繁星点点,月光洒在宁静的湖面上,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宁静和美丽。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在听觉上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美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describable”或“ ineffable”,它们都用来形容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事物。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无可名状”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感受和体验是相通的。
“无可名状”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那些复杂、抽象或深奥的情感和现象。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捕捉和传达那些难以言说的美感或哲理,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自由了,一种无可名状的轻松感,像一股热流涌上了我的心头。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可】
3.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4.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