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2:07
“定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经过校订、审定后的最终版本或标准版本。在出版领域,它通常指的是书籍、文献等经过权威机构或专家审定后的正式版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标准性。
在文学领域,“定本”可能指的是一部文学作品经过多次修订后的最终版本,如《红楼梦》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定本”来指代某个方案或计划的最终确定版本。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等,“定本”可能指的是经过权威机构审定的标准文本或规范。
同义词:
反义词:
“定本”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定”和“本”两个字组成。“定”表示确定、稳定,“本”表示书本、版本。在古代,书籍的流传和保存较为困难,因此经过审定的版本尤为重要。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定本”的概念逐渐普及,成为出版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定本”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知识的传承和权威的认可。在现代社会,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定本”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权威性和标准性——依然保持不变。
“定本”一词给人以稳定、权威和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经过严格审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庄重感和信任感。在个人表达中,使用“定本”一词可以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参考各种文献的定本,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我会特别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是否为定本,以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定本”:
岁月流转,书页翻飞,
定本之中,智慧永存。
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传承千年,不朽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本古老的书籍,封面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象征着“定本”的权威和历史。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翻阅书页的沙沙声,以及学者们讨论定本内容的严肃氛围。
在英语中,“定本”可以对应为“definitive edition”或“authorized edition”。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版本的权威性和标准性,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侧重于出版物的最终性和认可性。
通过对“定本”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出版领域还是日常交流中,“定本”都代表了权威、标准和正式,是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词汇。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定本”一词,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