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07:17
词汇“冠山戴粒”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在现有的汉语词典和网络资源中并未找到确切的定义和解释。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冠山戴粒”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山上戴上一粒小东西,形象地描述一种微小物体与宏大山体的对比。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难以确定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从字面意思推测,它可能用于形容某物虽小却极为重要,或者形容在宏大背景下的微小存在。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难以追溯其确切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可能用“冠山戴粒”来形容在宏大背景下的微小但重要的存在,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该词汇可能引发对微小事物重要性的思考,以及对细节和整体的平衡关系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冠山戴粒”来形容某个小物件在整体中的重要性,例如一个小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用“冠山戴粒”来形容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如:
在巍峨的山巅,
一粒种子悄然落下,
冠山戴粒,
孕育着生命的奇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宏伟的山峰上,有一粒微小的种子或石子,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虽然“冠山戴粒”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在描述微小与宏大对比时具有一定的表达潜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传说古代时,东海有大鳌能顶着蓬莱仙山到沧海到处游玩,这事传到一群红蚂蚁那里,他们非常惊奇,相约到东海边去观摩。在东海边见到海中的蓬莱仙山时隐时现,时而东时而西。蚂蚁见后觉得没有什么神奇的,说与他们头顶饭粒没有什么差别
1.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戴】
(形声。本义:增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分物得增益曰戴。
4.
【粒】
(形声。从米,立声。本义:米粒,谷粒)。
养活。
【引证】
晋·傅咸《喜雨赋》-生我百谷,粒我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