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8:44
定期: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或周期进行的活动或**。字面意思是指“规定的时间”,通常用于描述重复性的行为,如定期存款、定期检查等。
“定期”一词源于汉语,由“定”和“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定”表示确定、固定,“期”表示时间、期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期”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周期性活动。
在现代社会,“定期”一词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强调规律性和计划性。在文化层面,定期活动如节日、庆典等,也体现了人们对时间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定期”一词给人以稳定、可靠的印象,常与责任感、计划性等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它提醒人们遵守时间规律,保持生活的有序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此外,我也定期整理房间,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
诗歌:
时光如梭,定期而至,
岁月的书页,一页页翻过。
定期的问候,温暖心房,
生活的旋律,定期奏响。
视觉:想象一个日历,上面标记着各种定期活动的日期,如会议、生日、节日等。 听觉:想象一个钟表的滴答声,提醒你定期活动的到来。
在英语中,“定期”可以对应为“regular”或“periodic”。在不同文化中,定期活动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具体的活动内容和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定期”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时间规律性,还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有序安排。通过理解和运用“定期”,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生活,提高效率。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