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9:46
原子半径是指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时,其电子云分布的有效半径。它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用于描述原子的大小。原子半径通常以皮米(pm)为单位进行测量。
在专业领域,如化学和物理学中,原子半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分子结构和晶体排列。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科普或教育语境中。
同义词:原子尺寸、原子大小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原子间距”作为对比概念。
“原子半径”一词源自拉丁语“atomus”(原子)和“radius”(半径)。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对原子半径的理解也逐渐深入,从最初的经典物理模型发展到现代的量子模型。
在科学普及活动中,原子半径的概念常被用来解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增强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原子半径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微观世界的神秘和复杂,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敬畏感。
在高中化学课上,通过学习原子半径,我更好地理解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在诗歌中,可以将原子半径比喻为宇宙中的微小星球,每个都有其独特的轨道和光芒。
想象一幅图像,显示不同大小的原子半径在空间中排列,形成美丽的几何图案。音乐上,可以创作一段旋律,每个音符代表一个不同大小的原子半径,创造出和谐的科学乐章。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atomic radius)、法语(rayon atomique)和德语(Atomradius),原子半径的概念和使用基本一致,反映了科学术语的国际标准化。
原子半径是一个基础但极其重要的科学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还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专业术语,对于提升科学素养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4.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