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7:19
刻铭: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硬质材料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基本含义包括在石头、金属、木头等物体上永久性地刻写信息,如纪念碑、墓碑、徽章、印章等。
刻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刻”指的是雕刻动作,“铭”则指铭文或铭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永久性记录。
在许多文化中,刻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威、纪念和传承。例如,的石碑文化源远流长,石碑上的刻铭常常记录着重要的历史或人物事迹。
刻铭这个词可能引发人们对永恒、历史和记忆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也可能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和人类对不朽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刻铭可能与特殊的纪念活动相关,如婚礼纪念品上的刻铭,或者家族墓碑上的铭文,这些都是个人或家族历史的永久记录。
在诗歌中,刻铭可以被用来象征永恒的爱情或承诺:
“在时间的石碑上, 我刻下你的名字, 让爱如铭文般永恒。”
刻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碑、金属敲击声和雕刻工具的摩擦声。视觉上,它可能与粗糙的表面、精细的线条和深邃的阴影相关。
在不同文化中,刻铭的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墓碑上的刻铭常常包含诗句或**引用,而在东方文化中,刻铭可能更注重家族和历史的传承。
刻铭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物理动作,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的深层含义。通过对刻铭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永恒和记忆的追求,以及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词汇。
1.
【刻】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刻,镂也。 、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 《礼记·哀公问》-器不刻镂。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2.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 《礼记·檀弓》-铭,明旌也。 、 《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铭书于王之大常。 、 《字林》-名,题勒也。 、 《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其铭有之。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铭功会稽岭。
【组词】
铭功、 铭戒、 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