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00:30
词汇“原隰衍沃”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描述地理环境或土地状况的成语。
综合起来,“原隰衍沃”形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包括平原和低湿地带,是一个褒义词,常用来赞美土地的肥沃和适宜耕作。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土地的分类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的肥沃与国家的繁荣昌盛紧密相关,因此“原隰衍沃”常带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富饶和安定。
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丰饶的感觉,联想到田园诗般的景象,给人以满足和安宁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被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土地利用、农业发展或环境保护时,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原隰衍沃”作为一个描绘理想家园或理想国度的词汇,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平原,河流蜿蜒,土地肥沃,绿意盎然。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鸟鸣、风声和潺潺的流水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fertile land”或“rich soil”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原隰衍沃”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土地的自然属性,还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也,衣食於是乎生。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隰】
(形声。阜:土山,与土地有关。本义:低湿之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隰,阪下湿也。 、 《尔雅·释地》。李注:“谓土地窊下常阻洳,名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下湿曰隰。 、 《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 《书·禹贡》-原隰底绩。 、 《周礼·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湿。”-牧隰皋。 、 《管子·形势》。注:“下泽也。”-平原之隰。 、 《淮南子·时则》-丘隰水潦。 、 《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 、 清·袁枚《祭妹文》-南望原隰。
【组词】
隰草、 隰皋
3.
【衍】
(会意。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
水循河道流汇于海。
【引证】
《说文》-衍,水朝宗于海貌也。 、 《书大传》。注:“犹溢也。”-至今衍于四海。 、 《太玄·法》。注:“达也。”-水直衍。
4.
【沃】
(形声。从水,夭(yāo)声。本义:把水从上浇下)。
同本义。
【引证】
《论衡·偶然》-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
【组词】
沃盥、 沃酹、 沃漏、 沃醊、 沃雪、 沃馈、 沃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