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41:04
词汇“从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其基本定义和语境。
“从允”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顺从允许”或“遵从许可”。在古文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遵循他人的意愿或规定。
由于“从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被使用。在古文或历史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礼仪、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语境中。
“从允”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从”表示跟随或遵从,“允”表示允许或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顺从和遵从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从允”可能在描述古代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时被使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从允”可能带有一种古老和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规范。
由于“从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从允”融入到描述古代场景或人物行为的文本中,例如:“她从允了父亲的安排,嫁入了名门望族。”
由于“从允”的古文性质,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服饰、建筑或音乐,如古琴的音色或古代宫廷的景象。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从允”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obey”(英语)或“obéir”(法语)可以传达类似的顺从概念。
“从允”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和规范。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具有实用性,但增加了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允,信也。 、 《尔雅》-允,信也;允,诚也。 、 《易·晋》-众允。 、 《书·尧典》-允恭克让。 、 《诗·商颂·长发》-允也天子。 、 《方言》-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
【组词】
允元、 允直、 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