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36
词汇“从信”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词汇“从信”由两个字组成:“从”和“信”。
结合这两个字,“从信”可以理解为依照信任或遵循信仰的意思。
由于“从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种信仰或信念的忠诚和遵循。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从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并不明确。通常,“从”和“信”都是中文中的基本词汇,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用法。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从信”可能与**信仰或道德原则有关,强调个人对某种信仰或原则的忠诚和遵循。
“从信”可能给人一种坚定和忠诚的感觉,联想到对某种信仰或原则的坚持和忠诚。
由于“从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从信”来表达对某种信仰或原则的忠诚:
在风雨中,我从不怀疑,
从信于心中的光,
引领我穿越黑暗,
直至黎明的曙光。
由于“从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从信”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文中的“adhere to faith”或“follow belief”。
“从信”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对某种信仰或原则的忠诚和遵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价值观。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