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35
词汇“指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指物”字面意思是指代或指向某个物体或事物。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通过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来指示或识别某个具体的物品或事物。
“指物”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基本含义至今未有大的变化。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论语》中,已有使用“指”来表示指向或指示的动作。
在中国文化中,“指物”常常与礼仪和尊重有关,例如在公共场合指向他人或物品时,通常会用手掌而不是单个手指,以示礼貌。
“指物”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直接和明确的,它让我联想到清晰沟通和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指物”这个动作来帮助解释复杂的概念或指导他人操作某个设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指物”:
月光下,他指物向星,
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每一颗星,都是过往的记忆,
在他指尖轻轻跳跃。
“指物”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夜晚指向星空,伴随着宁静的夜晚声音,如虫鸣和微风。
在英语中,“指物”可以对应为“point at”或“indicate”,在不同文化中,指向物体的方式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用手指指向他人可能被视为不礼貌。
“指物”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基础且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用于日常交流,也广泛应用于文学和专业领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