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7:54
无理数:在数学中,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实数,即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数。无理数的十进制表示是无限不循环的,例如圆周率 π 和自然常数 e。
“无理数”一词源自拉丁语“irrationalis”,意为“不合理的”。在数学史上,无理数的发现曾引起极大的争议,因为它们挑战了当时对数的理解。
无理数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特别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 √2 是无理数,这一发现对当时的数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理数常常让人联想到无限和不可捉摸的概念,这种无限性有时会引发人们对宇宙和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测量圆的周长或面积,无理数 π 的应用无处不在。
在诗歌中,无理数可以象征生命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生命如 π,无尽循环, 每一刻,皆新奇,皆未知。
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特性可以与抽象艺术或无调音乐相联系,创造出一种无序而和谐的美感。
在不同语言中,无理数的名称和概念基本一致,如英语中的“irrational number”,德语中的“irrationale Zahl”。
无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也激发了人们对无限和未知的哲学思考。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对数学和自然界的理解。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