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10:11
旗布星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旗帜像星星一样矗立着,形容旗帜众多,分布广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军队或仪仗队等场合中旗帜林立的壮观景象。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旗帜分布状态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描述,但作为成语固定下来,可能是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的。
在**文化中,旗帜象征着权威和力量,因此在描述国家庆典或军事活动时,旗布星矗这个成语体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军队的强大。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严、壮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宏大的场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描述国庆阅兵或大型体育赛事时,我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现场的壮观景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旗布星矗,映照着祖国的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一片旗帜在风中飘扬的壮观场景;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进行曲或国歌,增强庄严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旗帜的数量和分布来实现。
旗布星矗 这个成语在描述大型活动或军事场面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壮观,还蕴含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若夫长洲别岛,旗布星峙。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3.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4.
【峙】
(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五山始峙而不动。 、 曹操《步出夏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组词】
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