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5:42
审讯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进行的正式询问,以获取证据或信息,通常在法律程序中进行。审讯的目的是为了查明事实真相,确定法律责任。
审讯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审讯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其中“审”意味着仔细检查,“讯”意味着询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法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审讯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法治社会中,审讯被视为公正和正义的体现,而在某些文化中,审讯可能被视为权力斗争的一部分。
审讯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紧张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警察、律师和被告,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程序和道德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审讯可能与观看法律剧集或电影的经历相关,或者与了解法律程序和公民权利的知识相关。
在诗歌中,审讯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挣扎或道德的考验:
在心灵的法庭上, 我对自己进行了审讯, 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 都被仔细地盘问。
结合图片,审讯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子,律师的辩论,以及被告的紧张表情。听觉上,审讯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庄严宣誓声或律师的激烈辩论声。
在不同语言中,审讯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使用情况相似。例如,英语中的“interrogation”和“trial”都与审讯相关,但各有侧重。
审讯 这个词在法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查明事实的手段,也是维护正义和法治的体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审讯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法律术语,并在相关语境中准确使用。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讯,问也。 、 《诗·小雅·正月》。传:“问也。”-讯之占梦。 、 《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多其讯。 、 《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执讯而与之书。 、 《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君尝讯臣矣。 、 《礼记·王制》-以讯首或告。 、 《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讯鞫论报。 、 《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卒从吏讯。 、 《国语·吴语》-乃讯申胥。 、 清·张廷玉《明史》-昼夜搒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木讯者三人。
【组词】
讯定、 讯治、 讯责
询问;请教。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广问讯。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咸来问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泛讯之。 、 《红楼梦》-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
【组词】
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