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3:10
“公座”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公共场合中的座位,特别是指那些为公众服务的场所中的座位,如图书馆、车站、机场等地的座位。它强调的是座位的公共性质,即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座位。
在文学作品中,“公座”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公共场所的氛围,或者用来表达人物在公共场合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指示具体的座位位置,或者在讨论公共设施时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公共设施管理中,“公座”可能被用来讨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功能。
“公座”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公”(公共的)和“座”(座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公”字常用来表示公共或官方的,而“座”则指座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指代公共场合中的座位。
在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座”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其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社会对公共服务的关注和对公民权益的尊重。在一些城市,公共座位的设置和维护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指标。
“公座”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公共空间的秩序和便利,也可能引发对公共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思考。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公共参与和共享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图书馆和车站使用“公座”,这些地方的座位设计合理,为公众提供了便利。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座”作为公共空间和人际互动的象征:
在繁忙的站台,公座静静守候, 承载着旅人的疲惫与希望。 每一个座位,都是城市的脉搏, 见证着无数故事的开始与结束。
想象一个充满公座的火车站候车室,人们或坐或站,交谈声、广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公共生活画卷。
在英语中,“公座”可以对应为“public seating”,在不同文化中,公共座位的设置和使用习惯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的重视。
“公座”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示了具体的座位,还反映了社会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和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公共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座】
(形声。从广(yǎn),坐声。“坐”的后起字。本义:座位)。
同本义。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
【引证】
唐·李商隐《无题》-隔座送钩春酒暖。 、 明·魏禧《大铁椎传》-座上有健啖客。
【组词】
宝座、 上座、 落座、 满座;空座;首座;末座;楼座;茶座;专座;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