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5:05
“尾生抱柱”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庄子·外物》。字面意思是尾生(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抱着柱子。基本含义是指坚守承诺,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坚守信义,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或承诺。
在文学作品中,“尾生抱柱”常被用来描绘那些忠诚不渝、坚守原则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的坚定和忠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诚信和承诺的重要性。
“尾生抱柱”源自《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尾生与女子相约桥下,女子未至,水涨,尾生抱柱而死的故事。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坚守承诺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和承诺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尾生抱柱”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用来强调这些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和忠诚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守原则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在公司面临重大危机时,依然坚守岗位,不放弃任何一个同事。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尾生抱柱”的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尾生抱柱,誓不移,
风雨兼程,心不改。
忠诚如斯,世所稀,
信义之光,永流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在风雨中抱着柱子的人,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姿态。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庄严、坚定的音乐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stick to one's guns”,意为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信念。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坚守和忠诚的概念。
“尾生抱柱”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诚信和承诺的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坚守原则和忠诚的重要性。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尾生一生特别信守诺言,只要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一天他与一个心爱的女子相约在梁下相见,该女子没有按期来。突然天降暴雨,水漫到他的腰间,他还是痴心等待,信守他的诺言,结果水把他淹死了
1. 【尾】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4.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