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54
词汇“三柱”的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三个支柱或支撑物。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指代任何由三个主要部分或元素构成的结构或系统,这些部分共同支撑或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三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物理支柱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用以描述任何由三个关键部分构成的系统。
在某些文化中,数字三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三柱”可能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性含义,如稳定性、完整性或神圣性。
“三柱”给人以稳定、坚固和可靠的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结构完整性和系统稳定性的信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规划一个项目时,将三个关键目标视为项目的“三柱”,确保每个目标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柱”比喻为爱情的三个阶段:相识、相知、相爱,每个阶段都是爱情稳固的支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由三根巨大石柱支撑的古老神庙,带来庄严和神圣的视觉感受。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三拍子的节奏,给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三柱”可能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在具体应用和解释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东方文化中,三可能与和谐、平衡相关联。
“三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描述了物理结构,更在比喻和象征层面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系统。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