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03
斑秃(Alopecia Areat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头发局部脱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秃斑。这种病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斑秃”一词源自拉丁语“alopecia”,意为“脱发”,而“areata”则指“成片的”。这个词在19世纪被引入英语,用来描述这种特定的头发脱落模式。
在某些文化中,头发被视为美丽和健康的象征。因此,斑秃可能会导致个人自尊心受损,影响社交和职业生活。
斑秃可能引起同情、担忧或尴尬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疾病、不完美或社会排斥。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朋友或家人患有斑秃,这种经历可能加深对这种病症的理解和同情。
在诗歌中,斑秃可以被用作比喻,代表生活中的不完美或挑战:
“像夜空中缺失的星,
我的头上,斑秃无声地诉说着失落。”
看到斑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光滑的头皮和缺失的头发,而听到这个词可能会让人想起关于头发健康和美容的讨论。
在不同文化中,斑秃可能被不同地看待。在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不幸或不吉利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更客观地看待为一种医学状况。
斑秃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涉及到的情感和社会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词汇。了解斑秃不仅有助于对这种病症的理解,还能增进对个人形象和社会期望的反思。
1.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
2.
【秃】
(象形。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本义:头顶无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秃,无发也。 、 《礼记·问丧》-秃者不免。 、 《礼记·丧服四制》-秃者不髽。 、 《礼记·明堂位》注-齐人谓无发为秃揭。 、 《后汉书·匈奴传》。注:“即乃翁也。”-秃翁。 、 清·袁枚《祭妹文》-齿危发秃。
【组词】
秃厮、 秃科子、 秃驴、 秃颅、 秃人、 秃儿、 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