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4
词汇“旭旦”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旭旦”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旭旦”可以理解为“早晨的阳光”或“新的一天的开始”。
由于“旭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用以描绘清晨的景象或象征新的开始。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旭旦”这个词汇的组合较为古典,可能在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更多出现在文学创作中。
在**文化中,早晨常被赋予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因此“旭旦”可能被用来象征希望、新生或积极的变化。
“旭旦”给人以温暖、希望和活力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新的一天、新的机会或新的开始。
由于“旭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旭旦”来描绘清晨的美景:
旭旦初升,金光洒满大地,
新的一天,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旭旦”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出时的画面,金色的阳光逐渐照亮大地,带来温暖和光明。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旭旦”的词汇,但类似的意象,如“dawn”(英语中的黎明),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旭旦”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中可以用来增添诗意和象征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旭】
(形声。从日,九声。本义:太阳初出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旭,日旦出貌。 、 《诗·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 《太玄·从》。注:“未明之间。”-方出旭旭。 、 晋·陶潜《归园田居》-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组词】
旭旭
光。
【引证】
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玄门一掩,寒灯无旭。
2.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