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2:15
旭日 的字面意思是指初升的太阳,特指清晨时太阳刚刚升起的状态。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希望和活力。
“旭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旭”意为光明、明亮,“日”即太阳。在古代文学中,“旭日”常用来象征君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象征意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文化中,“旭日”常与吉祥、繁荣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宫廷画中常有旭日东升的图案,象征国家的昌盛。在现代,它也常用于各种庆祝活动和节日装饰中。
“旭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新的开始和希望,激发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亲眼目睹了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那一刻的震撼和感动至今难忘。
诗歌: 旭日东升照九州, 光芒万丈映江流。 新的一天又启程, 希望之光照心头。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海边,旭日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听觉:可以联想到清晨鸟儿的鸣叫声,伴随着旭日的升起,带来一天的生机。
在英语中,“旭日”可以对应为“rising sun”,在日语中为“昇る太陽”(のぼるたいよ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太阳初升的意象和积极的意义。
“旭日”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美感,还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旭】
(形声。从日,九声。本义:太阳初出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旭,日旦出貌。 、 《诗·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 《太玄·从》。注:“未明之间。”-方出旭旭。 、 晋·陶潜《归园田居》-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组词】
旭旭
光。
【引证】
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玄门一掩,寒灯无旭。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