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19
同气相求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气味相同的东西会相互吸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志趣、性格或利益相同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吸引。
在文学作品中,同气相求 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朋友、同事或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和相互吸引。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自然而然地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在选择朋友或合作伙伴时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志同道合、气味相投、意气相投 反义词:格格不入、水火不容、背道而驰
同气相求 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意是指自然界中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呼应,相同的气味会相互吸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气相求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相互吸引。这种观念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接受,人们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建立关系。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温暖和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相互支持。它鼓励人们寻找和珍惜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观察到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寻找与自己同气相求的朋友或伙伴。例如,在兴趣小组或专业会议上,人们往往会迅速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建立起深厚的联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同气相求,
如同星辰在夜空中相互辉映。
共同的梦想将我们紧密相连,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共同前行。
同气相求 这个成语可以让人联想到和谐的画面,如一群鸟儿在空中飞翔,或是一群人在欢快的音乐中跳舞。这些画面和声音都传达了一种团结和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意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表达也强调了人们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
同气相求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吸引,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并在社交和职业生活中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要视作家如友朋,~,体会其甘苦。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