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1:41
“旭日东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初升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开始蓬勃发展,或者比喻新的力量、希望和活力正在兴起。
“旭日东升”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希望和新生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太阳常常被视为生命和能量的象征。因此,“旭日东升”不仅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性。它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遇到新的挑战或机会时,我常常会用“旭日东升”来激励自己,相信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向更好的未来迈进的一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旭日东升照大地, 晨光洒满希望路。 新的一天又启程, 梦想在前方等待。
想象一幅画面:东方的天际线被初升的太阳染成金红色,鸟儿在晨光中欢快地歌唱。这样的景象和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充满希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但它缺乏“旭日东升”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美感。
“旭日东升”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激励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展望未来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其在文化和语言中的丰富内涵。
旭日始旦。
我描写了她们怎么在黑暗中挣扎和怎样看到了~,破涕为笑。(老舍《最值得歌颂的事》)
1.
【旭】
(形声。从日,九声。本义:太阳初出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旭,日旦出貌。 、 《诗·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 《太玄·从》。注:“未明之间。”-方出旭旭。 、 晋·陶潜《归园田居》-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组词】
旭旭
光。
【引证】
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玄门一掩,寒灯无旭。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4.
【升】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容量单位。
【引证】
《说文》。按,十合也。-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 《小尔雅》-两匊谓之升。 、 《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