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5:26
词汇“偶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偶”可以理解为成对或偶然,“耕”则是指耕作、耕田。因此,“偶耕”可能指的是成对耕作或偶然进行的耕作。
“偶耕”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是指两人或两组人一起进行的耕作活动,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偶然进行的耕作。
在文学作品中,“偶耕”可能被用来描绘田园生活的和谐场景,或者表达某种偶然的、不常发生的耕作活动。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农业社区或讨论古代农耕方式时。
“偶耕”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农耕文化有关,具体的历史演变需要查阅更详细的农业历史资料。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偶耕可能是一种常见的耕作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在现代社会,这种耕作方式可能已经不太常见,但在某些传统农业社区或文化中仍有所保留。
“偶耕”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带来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情感反应。
由于“偶耕”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没有直接遇到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偶耕的田野上,春风拂过,带来了希望的种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两人共同耕作的田园画面,带来一种宁静和和谐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耕作时的锄头声和鸟鸣。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耕作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实践,例如在某些欧洲国家,可能也有类似的成对耕作的传统。
“偶耕”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一种合作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创作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偶】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偶,相人也。 、 《淮南子·缪称》-鲁以偶人,而孔子叹。 、 《史记·孟尝君列传》-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
【组词】
头偶;偶戏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