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5:26
丧偶:指一个人失去了配偶,即丈夫或妻子去世。
丧偶一词源自汉语,由“丧”(失去)和“偶”(配偶)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偶”也指配偶,因此“丧偶”直接表达了失去配偶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丧偶被视为人生的一大悲剧,社会往往提供支持网络帮助丧偶者度过难关。在一些传统社会中,丧偶可能还伴随着特定的*俗和仪式。
丧偶这个词往往引发悲伤和同情。它让人联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孤独,也可能激发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丧偶的朋友,她的坚强和乐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逐渐走出了阴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丧偶的夜,星辰不再闪烁, 心中的空洞,无声地呼唤。 但黎明终将到来, 新的曙光,温暖心田。
在不同文化中,丧偶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丧偶者可能会通过**仪式寻求安慰,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丧偶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词汇,更是理解和同情他人经历的窗口。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情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偶】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偶,相人也。 、 《淮南子·缪称》-鲁以偶人,而孔子叹。 、 《史记·孟尝君列传》-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
【组词】
头偶;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