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4:15
词汇“京八寸”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我发现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非常地方性的术语。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下是我能提供的一些分析:
由于“京八寸”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我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某个特定地区或行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俚语。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讨论“京八寸”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提供使用“京八寸”的例句。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列出与“京八寸”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探讨“京八寸”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分析“京八寸”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讨论“京八寸”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分享与“京八寸”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将“京八寸”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京八寸”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比较“京八寸”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我无法总结对“京八寸”的理解,也无法反思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京八寸”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我无法提供一个全面的分析。如果这个词汇是特定地区或行业的术语,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当地人以获取更多信息。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3.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