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7:04
学堂:字面意思是指进行教学和学*的场所,通常指的是学校或教育机构。在古代,学堂可能指的是私塾或书院,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
学堂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学”指的是学*和教育,“堂”指的是建筑物的大厅或房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堂逐渐演变成指代教育机构的通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学堂是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期望。在社会背景中,学堂也反映了教育制度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堂往往给人以正面、庄重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知识的传承、学术的氛围和成长的经历。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或学生时代的回忆。
个人经历中,学堂可能与学校生活、考试压力、友谊和成长经历紧密相关。例如,回忆起在学堂中与同学们一起学*的情景,或是老师在学堂中传授知识的场景。
在诗歌中,学堂可以被描绘为知识的灯塔,照亮求知者的道路:
学堂灯火通明, 书声琅琅传千里。 学子心怀梦想, 智慧之光永不熄。
学堂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建筑、木质的桌椅、书本的香气和朗朗的读书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学堂的独特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学堂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学校(school)和大学(university)是更常见的词汇,而学堂(academy)可能特指某些专业或精英教育机构。
学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教育的场所,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学堂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