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56
词汇“外僚”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外”通常指外部或外来的,“僚”在古代汉语中指官员或同僚。因此,“外僚”可能指的是外来的官员或与自己不同机构的同僚。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
“外僚”可能指的是来自外部机构或不同地区的官员或同事。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外僚”可能指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官员。在现代语境中,如果使用,可能指与自己工作单位不同的同事或合作伙伴。
“外僚”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僚”字最初指官员,后来扩展到指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强调团队合作和内部协调的文化背景下,提及“外僚”可能强调不同背景或经验的融合。
提到“外僚”可能让人联想到合作、交流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跨国公司工作时,我经常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僚合作,这种经历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外僚”用于描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和融合:
在异国的海岸,外僚们相聚,
语言的桥梁,心灵的交响。
提到“外僚”可能让人联想到国际会议的场景,不同语言的交流声,以及多元文化的视觉展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如英语中的“foreign colleague”。
“外僚”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僚】
(形声。从人,尞(liáo)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引证】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 《诗·小雅·大东》-百僚是试。 、 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组词】
僚吏、 僚佐、 僚侍、 僚故、 僚品、 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