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11:38
“外公公”是一个中文词汇,字面意思是“外祖父”的俗称,指的是母亲的爸爸。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家庭关系中,用来称呼或指代母亲的父亲。
在不同的语境中,“外公公”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外公公”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表示非直系亲属)和“公公”(对老年男性的尊称)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公公”常用来尊称年长的男性,而“外”则用来区分直系和旁系亲属。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家庭成员的称呼也非常细致和讲究。称呼“外公公”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和家庭关系的重视。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家庭团聚、长辈的关爱和传统的家庭价值观。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提到“外公公”,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外公公家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温馨的记忆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外公公”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怀念:
春风拂过外公公的花园, 花儿绽放,如同往昔的笑容。 岁月悠悠,记忆中的温暖, 是外公公给予的无尽的爱。
提到“外公公”,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花园里修剪花草,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暖。声音上,可能会联想到老人和蔼的笑声或是讲述故事时的温和语调。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maternal grandfather”或“grandpa on the mother's side”。不同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和尊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通过对“外公公”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交流的亲切感和真实性。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