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7:18
“全国”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整个国家,包括其所有地区、省份、城市和居民。基本含义是指在国家范围内,不区分地域,涉及所有国民或国家事务。
“全国”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全”和“国”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全部”和“国家”。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全国皆兵”,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全国”常与团结、统一和集体主义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它强调国家层面的统一行动和政策,如全国性的节日庆祝、全国性的教育改革等。
“全国”这个词汇给人以宏大、统一和集体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力量、人民的团结和共同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全国性的志愿者活动,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共同为某一目标努力的氛围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国”:
春风拂过全国,
花开遍地,笑语盈盈。
每一寸土地,
都沐浴在希望的光芒中。
“全国”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国旗飘扬、国歌奏响的场景,以及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盛大场面。
在英语中,“全国”可以对应为“nationwide”或“national”,用法和含义相似,都强调国家层面的广泛性和统一性。
“全国”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地理范围,还体现了国家层面的统一和集体行动。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国家层面的概念和情感。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