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0:07
提梁: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结构,特别是在建筑、家具或器皿中,指的是一种横跨或横置的梁,用于提起或支撑其他部分。在陶瓷器皿中,提梁可能是一对把手,用于方便搬运。
提梁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提”(提起)和“梁”(横梁)组成。在古代,提梁的概念已经存在于建筑和家具设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和设计风格也不断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提梁的设计常常与审美和实用性相结合,例如在古代的家具和陶瓷器皿中,提梁的设计不仅考虑功能性,还注重其艺术性和文化象征。
提梁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固、可靠和优雅。在视觉上,提梁的设计往往简洁而有力,给人以安全感和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提梁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家具到厨房用具,都可能包含提梁的设计。例如,一个带有提梁的茶壶不仅方便使用,还能增添家居的装饰性。
在诗歌中,提梁可以被用作比喻,象征支撑和连接的力量:
“爱情如提梁,稳固而温柔, 连接两颗心,跨越时空的河流。”
提梁的设计往往简洁而有力,可以联想到稳固的结构和优雅的线条。在视觉上,提梁可能让人想到坚固的桥梁或精致的家具。在听觉上,提起带有提梁的物品时,可能会听到轻微的摩擦声,给人以实际操作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提梁的设计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家具设计中,提梁可能更多地强调功能性,而在东方设计中,提梁可能更注重其艺术性和文化象征。
提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提梁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以及它在文化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