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35
拨乱反治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拨开混乱,返回到治理”。它描述的是在混乱或动荡的局面中采取措施,使事物恢复到有序和正常的状态。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通常用于政治、社会或组织管理等领域。
在文学作品中,拨乱反治 可能用来描述主人公在复杂或混乱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恢复秩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论某个**或情况,表达希望恢复秩序的愿望。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政策制定或危机管理。
同义词:整顿、治理、恢复秩序 反义词:混乱、无序、动荡
拨乱反治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它直接来源于对混乱状态的描述和对秩序恢复的期望。在历史上,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描述政治改革或社会变革,强调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
在文化中,拨乱反治**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治国平天下”理念相联系,强调通过有序的管理和政策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希望的,因为它代表了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这种转变通常伴随着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积极行动。
在我的生活中,拨乱反治 这个词汇曾在我参与的一个社区项目中使用,当时社区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集体努力,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恢复了社区的和谐与秩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混乱的海洋中,
我们拨开波涛,
反治那失序的世界,
重绘秩序的蓝图。
视觉上,拨乱反治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清理混乱房间的场景,逐步将物品归位,恢复整洁。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有序的节奏和旋律,从杂乱无章到和谐统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store order" 或 "bring back stability",虽然不如拨乱反治 这个成语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但表达了相似的概念。
拨乱反治 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这个成语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增加了我对**传统治理理念的认识。
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夫~,苟无非常之才,其力固难以及远也。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3.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4.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