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15
概观: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情况的整体观察或概述,强调的是对事物全貌的把握,而不是深入细节。它可以用作名词,表示一个全面的视图或描述,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进行这样的观察或描述。
“概观”一词源自汉语,由“概”和“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概”有大致、总体的意思,“观”则指观察或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整体视图的常用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概观”可能与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关,即重视事物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细节。
“概观”这个词给人一种宏观、全面的感受,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
在准备一个大型项目的提案时,我经常需要先给团队成员一个项目的概观,以确保大家都能理解项目的目标和方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概观”来创造一种宏大的氛围,如:“在这星辰的概观下,我寻找生命的意义。”
想象站在高山之巅,俯瞰整个山谷,那种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个自然的“概观”。
在英语中,“overview”可以对应“概观”,在德语中,“Überblick”也有相似的含义。
“概观”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方向,理解事物的整体结构。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清晰地传达思想和信息。
1.
【概】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同本义。
【引证】
《楚辞·惜誓》-同权槩而就衡。 、 《礼记·月令》-斛甬,正权概。 、 《韩非子·外储说》-槩者,平量者也。
【组词】
概量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