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0:55
暂时:指时间上的短暂性,非永久性。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存在或发生,但不会持续到无限期。
“暂时”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暂”和“时”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暂时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现代社会,“暂时”常用来描述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临时状态,反映了社会对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需求。
“暂时”可能引发一种不确定性和期待感,因为它暗示了未来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来一种解脱感,如暂时离开压力大的工作环境。
在个人生活中,“暂时”可能与搬家、换工作或短期旅行等经历相关。例如,由于疫情,许多人暂时改变了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暂时”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春风暂时停留,
花开花落,
岁月如歌,
暂时亦是永恒。
在英语中,“暂时”可以对应为“temporary”或“provisional”,用法相似,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暂时”是一个描述时间短暂性的常用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了解其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临时状态和短期计划。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高沟通的精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暂】
(形声。从日,斩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时间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暂,不久也。 、 唐·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暫帷暂驻。 、 林则徐《政书》。又如:暂劳(一时的劳苦);暂欢(短时间的欢乐);暂云(行云,浮云)-暂则封舱,久则封港。
暂时。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但暂还家。 、 、 明·魏禧《大铁椎传》-饮食拱揖不暂去。
【组词】
暂来、 暂往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