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6
哀思如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悲伤的思绪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或思念时,内心的情感非常强烈,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无法平息。
“哀思如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常用自然现象来比喻情感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哀思是一种被高度重视的情感,尤其是在面对亲人去世时。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它提醒我情感的力量和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加朋友的葬礼时听到有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场人们的情感状态,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哀思如潮涌,星光点点,似泪痕。”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波涛汹涌的海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哭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ves of sorrow”或“torrent of grie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强度。
“哀思如潮”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在面对巨大悲痛时的情感状态。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反映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赵勇刚(唱)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丈夫遭遇不幸,她~。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潮,水朝宗于海。 、 《春秋·元命苞》-牛女为江潮。 、 《初学记卷六水》-水朝夕而至曰潮。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
【组词】
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