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8:38
词汇“哀恫”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哀”表示悲伤、哀伤,而“恫”则表示恐惧、害怕。结合起来,“哀恫”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深切的悲伤和恐惧交织的情感状态。
“哀恫”的字面意思是深切的悲伤和恐惧。它描述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其中包含了悲伤和恐惧两种情绪的混合。
“哀恫”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哀恫常常与对亲人的哀悼和对灾难的恐惧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哀恫”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深沉的悲伤和无法逃避的恐惧,这种情感的混合让人感到无助和绝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时感受到“哀恫”的情绪,那种对无辜生命的损失和对未来的恐惧让我深感震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哀恫”: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哀恫之泪,滑落无声。
心中悲痛,如影随形,
恐惧之影,缠绕不休。
“哀恫”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黑暗、寂静的夜晚,以及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或是雨夜中孤独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完全表达“哀恫”的复杂情感,但可以用“grief-stricken”和“fearful”的组合来近似表达。
“哀恫”是一个富有情感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极端情况时的内心体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我的语言更加细腻和深刻。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恫】
悲痛;伤心。
【引证】
《说文》-恫,痛也。 、 《书·盘庚上》-乃奉其恫。 、 《诗·大雅·思齐》-神罔时恫。 、 《诗·大雅·思柔》-哀恫中国。 、 《史记·燕世家》-国大乱,百姓恫恐。
【组词】
恫怨、 恫悔、 恫忧、 恫瘝
呻吟。
【引证】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今痛而呻者,江南俗谓之呻唤,关中俗谓之呻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