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51
词汇“坠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坠”通常指物体从高处落下,而“逸”则有逃逸、超脱的含义。将两者结合,“坠逸”可能被理解为某种从高处落下并带有逃逸或超脱意味的状态或行为。
由于“坠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行为,如在极端压力下突然的解脱感。
由于“坠逸”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文学或艺术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艺术作品中,“坠逸”可能被用来象征从社会规范或个人困境中的解脱。
由于“坠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场景较少。在描述个人经历时,可能用于形容某种突然的心理变化或解脱感。
夜幕下,星辰坠逸,
穿越了时空的界限,
在无尽的宇宙中,
寻找那失落的自由。
由于“坠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坠逸”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主要限于特定文学或艺术表达。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突然的、彻底的解脱感,带有强烈的自由和超脱意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丰富表达方式,但需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坠】
(形声。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故从土。本义:落下,掉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墜。-隊,从高陨也。 、 《尔雅》-墜,落也。 、 《广雅》-墜,堕也。 、 《公羊传·文公三年》-死而坠也。 、 《楚辞·离骚》-朝饮木籣之坠露兮。 、 《楚辞·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 、 《吕氏春秋·察今》-自舟中坠于水。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