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6:15
“棒打鸳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使用棍棒来分开一对鸳鸯鸟。基本含义是指强行拆散一对恋人或夫妻,通常是因为外界的干涉或压力。
“棒打鸳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情感上的分离。
在**传统文化中,鸳鸯象征着恩爱夫妻,因此“棒打鸳鸯”强调了拆散这种美好关系的悲剧性。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情感自由的限制和干预。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被迫分离的恋人,以及他们无法抗拒的外界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因为家庭、社会或经济原因而被迫分开的情侣。例如,一个朋友可能因为家庭反对而与恋人分手,这时可以用“棒打鸳鸯”来形容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爱情如鸳鸯,棒打难分离,心虽痛,情未了。”
想象一对鸳鸯在湖面上游弋,突然一根棍棒出现,强行将它们分开。这种场景可以引发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 apart”或“separate lovers”,但这些表达没有“棒打鸳鸯”那样具体和形象。
“棒打鸳鸯”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情感分离的工具,也是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一个窗口。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
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啼痕界破残妆面,德言分镜几时圆?远水高山,眼睁睁~散。
1.
【棒】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同本义。
【引证】
《魏书·尔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组词】
棒糖;棍棒;棒打鸳鸯
2.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3.
【鸳】
(形声。从鸟,夗(yuàn)声。本义:“鸳鸯”的省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鸳,鸳鸯也。 、 陆佃《埤雅》-鹊好外反,鸳好内思。 、 《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 、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
【组词】
鸳鸯瓦脊、 鸳鸯拐、 鸳鸯客
4. 【鸯】 ——见“鸳鸯”(yuā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