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5:07
“兔丝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植物,即菟丝子。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其种子可入药,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在中医学中,菟丝子常用于治疗肾虚、腰膝酸软、遗精等症状。
菟丝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名称可能与植物的形态和特性有关。在古代文献中,菟丝子常被提及,其药用价值和象征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在**传统文化中,菟丝子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代表柔弱、依赖或缠绵的爱情。在中医学中,菟丝子的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成为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菟丝子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柔和、脆弱或依赖。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缠绵的爱情、柔弱的植物或中医的神秘。
在日常生活中,菟丝子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中药店或植物园中。个人经历可能涉及使用菟丝子作为药材,或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一词汇。
在诗歌中,菟丝子可以被用来比喻柔弱的爱情:
柔情似菟丝,缠绵无绝期。
依附心相系,共度风雨时。
菟丝子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细长、柔软的植物藤蔓,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听觉联想可能是在讨论中医或植物学时,听到专业人士提及菟丝子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菟丝子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寄生植物的特性和药用价值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有所体现。
菟丝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