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5:49
词汇“应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领域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应步”可能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进行应对或处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体育或舞蹈中,可能指的是按照既定的步伐或节奏进行行动。
由于“应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军事领域,可能指的是按照战术步骤进行行动;在体育或舞蹈中,可能指的是按照规定的步伐进行表演或比赛。
由于“应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应”(应对、响应)和“步”(步骤、步伐)组合而成,表示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应对。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军事文化或舞蹈文化,“应步”可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影响。在这些领域中,精确的应步是确保行动成功和团队协作的关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步”可能带有一种严谨和规范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纪律、秩序和精确性。
由于“应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间的舞台上,我们应步前行,
每一步都刻着历史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士兵整齐划一地应步前行,展现出纪律和秩序。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节奏感强烈的舞蹈表演,舞者们精确地应步,展现出完美的和谐。
由于“应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follow the steps”或“execute the procedure”。
尽管“应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在特定领域中对精确性和规范性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