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1:38
波谲云诡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测,如同波浪和云彩一样变幻莫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复杂多变的情况或人的行为难以捉摸。
波谲云诡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用来形容自然现象的变幻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事的复杂多变。
在文化中,波谲云诡常被用来形容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领域的复杂性。它反映了人对事物变化多端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不可预测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大海的波涛和天空的云彩,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波谲云诡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性格,他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行为和想法都充满了变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波谲云诡的夜空,星辰闪烁着谜一般的辉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波涛汹涌的海面和变幻莫测的云彩,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以及风穿过云层的呼啸。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unpredictable" 或 "capricious",但这些词汇没有波谲云诡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形象的比喻。
波谲云诡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对复杂多变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
1.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2.
【谲】
欺骗;诈骗。
【引证】
《说文》-譎,权诈也。 、 《广雅》-譎,欺也。 、 《韩非子·定法》-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 、 《韩非子·孤愤》-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
【组词】
谲主、 谲诳、 谲数
判断,判别。 同: 决
【引证】
《荀子·儒效》-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3.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4.
【诡】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诡,责也。 、 《汉书·赵充国传》-自诡灭贼。 、 《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
【组词】
诡求、 诡驳、 诡责、 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