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46:20
“十殿”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传统文化中的阴间概念。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十殿指的是阴间阎罗王的十座审判殿,每一殿由一位阎罗王掌管,负责审判死者的善恶,决定其来世的命运。这十殿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在文学作品中,“十殿”常被用来描绘阴间的恐怖和神秘,如《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十殿”来比喻极其严厉或不可逃避的审判。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民俗学中,“十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的生死观和道德审判体系。
“十殿”一词源自道教和的融合,特别是在唐代以后,随着的传播,阴间的概念逐渐丰富,形成了十殿阎罗的体系。这一概念在民间信仰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在传统文化中,“十殿”象征着因果报应和道德审判,反映了古人对生死、善恶的深刻思考。它也是民间信仰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生死观。
提到“十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阴森、恐怖和不可逃避的命运。它唤起了一种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道德审判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十殿”这个词,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在创作中,可以将“十殿”作为一个神秘的背景,构建一个关于灵魂审判和救赎的故事,或者用它来象征人生的考验和选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阴间的幽暗殿堂和阎罗王的威严形象。在音乐中,可以使用低沉的音调和神秘的旋律来表现“十殿”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文化中的地狱和审判,也有类似的概念,如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七层,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人类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道德审判的观念。
“十殿”作为一个文化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的和道德观念,也反映了人类对生死和正义的普遍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引证】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战国策·魏策》-苍鹰搏击于殿上。 、 杜牧《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聊斋志异》-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 、 《汉书·黄霸传》-有举孝子者先上殿。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组词】
宫殿、 殿陛、 殿直、 殿使、 殿脚人、 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