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5:47
“染翰操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笔蘸墨在纸上书写。其中,“染翰”指的是用笔蘸墨,“操纸”则是指在纸上操作,即书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专心致志地写作或绘画。
在文学作品中,“染翰操纸”常用来描绘文人墨客的创作场景,强调其专注和投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艺术创作中,它仍然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同义词:
反义词:
“染翰操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惯。在古代,文人常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书写,因此“染翰操纸”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泛指任何形式的专注创作。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的地位较高,他们的创作活动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因此,“染翰操纸”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现了对知识和艺术的尊重。
“染翰操纸”这个成语给人以专注、沉静和艺术的联想。它让人想到一个安静的书房,一位文人正专心致志地创作,这种场景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文学研讨会上听到一位作家描述他写作时的状态,他用“染翰操纸”来形容自己沉浸在创作中的感觉,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静夜思,染翰操纸,
墨香飘溢,字字珠玑。
心随笔走,情随墨流,
一纸风华,尽在不言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文人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专注地在宣纸上书写。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艺术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 pen to paper”或“take up the pen”,虽然这些表达没有“染翰操纸”那么富有诗意和形象,但它们都传达了专注创作的意思。
通过对“染翰操纸”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成语的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2.
【翰】
(形声。从羽,倝(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翰,天鸡,赤羽也。 、 《逸周书·王会》-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组词】
翰音
3.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
4.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