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9:16
词汇“尘素”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尘”通常指尘埃、灰尘,而“素”可以指素净、朴素或本质。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尘素”可能被理解为指代与尘埃或朴素本质相关的事物或状态。
由于“尘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或者表达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尘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尘素”可能被用来强调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或者作为一种审美追求。
由于“尘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尘素”来描绘一种朴素的美:
在尘素的晨光中,
我看见了生活的本质,
简单而纯粹。
由于“尘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不明确。
“尘素”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朴素、自然美的方式。在文学和哲学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简单之美。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