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9:23
词汇“守虚”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守”通常指守护、保持,而“虚”可以指空虚、虚无或谦虚。因此,“守虚”可以理解为保持虚无状态或保持谦虚的态度。
由于“守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守”和“虚”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守虚”可能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有关,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需要保持内心平静或谦虚时使用这个词,例如在面对压力或赞誉时提醒自己“守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间清风拂面来,
守虚心境自悠哉。
不问世事纷扰多,
一缕禅意入梦怀。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谦逊”(Humility)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受到推崇的。
“守虚”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重要的精神状态,即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虚。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都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学*和理解“守虚”,我更加意识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