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56:58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或郁血充血而体积增大。《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肿胀总括》谓肿胀有脉胀﹐有肤胀。亦用以形容身体虚胖。
1.
【肿】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肿,痈也。 、 《论衡·状留》-肉暴长曰肿。 、 《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肿疡。 、 《吕氏春秋·尽数》-郁处头,则为肿为风。 、 《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疡医掌肿疡。
浮胀;肿胀。
【引证】
《水浒传》-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
【组词】
肿泄、 肿哙、 肿疡、 肿病
2.
【胀】
(形声。从肉,长声。从肉,表示与身体有关。本义:皮肉鼓胀)。
同本义 。因为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不适之感。亦泛指充塞难受的感觉。
【引证】
《广韵》-胀,胀满。 、 《急就篇》。注:“胀,谓腹鼓胀也。”-寒气泄注腹胪胀。 、 汉·王充《论衡·道虚》-人或嚥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
【组词】
胀闷、 胀病;鼓胀;单腹胀;头胀;胁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