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35
明显:形容词,指事物或现象容易被人察觉、认识或理解,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看出其存在或特点。
“明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显”和“明”两个字组成,“显”意为显现、显露,“明”意为明亮、清楚。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意义逐渐固定为“容易被人察觉”。
在中华文化中,“明显”常与“隐晦”相对,强调事物的直接性和易理解性。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倾向于表达明显、直接的信息,以避免误解。
“明显”一词给人以直接、明确的感受,常与清晰、确定性相关联。在表达时,使用“明显”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明显”来描述事物的特征或状态,例如在讨论项目进展时,我会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很明显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明显的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每一波纹都清晰可见。”
在英语中,“明显”可以对应为“obvious”或“evident”,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在细微的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明显”是一个常用且功能性强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事物的可见性,还能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说服力。在学习语言和进行表达时,理解和恰当使用“明显”是非常重要的。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