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3: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3:52:25
无补于世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对社会或世界没有补益或帮助”。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对社会、集体或他人的福祉没有积极的影响或贡献。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利益的人物。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失望。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气和强调点的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对社会或世界的积极贡献。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无”和“补于世”组成,历史演变不大,主要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此“无补于世”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色彩,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社会责任感的要求。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私、冷漠或无能的形象,带来一种失望或沮丧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某人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没有积极影响,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如荒漠,无补于世的花朵,枯萎在冷漠的沙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荒凉的沙漠中,周围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无补于世”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eless to the world”或“of no benefit to socie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
“无补于世”这个词汇在表达对社会无贡献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
至于谐言短韵,无补于世,不当于齿牙间,使人传言。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