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09
潴水(zhū shu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停滞不流动的水,通常指因地形或其他原因导致水流受阻而形成的静止水体。在自然环境中,潴水可能是湖泊、池塘、沼泽或水坑等。
潴水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长河中变化不大。在古代文献中,如《说文解字》中已有记载,用以描述停滞的水体。
在**传统文化中,水常被赋予生命、流动和变化的象征意义。相比之下,潴水则可能象征着停滞和不变,这在风水学中有时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潴水可能让人联想到潮湿、阴暗或不流通的环境,给人以压抑或不适的感觉。在情感表达上,它可能用来形容心情的沉闷或生活的停滞。
在日常生活中,潴水可能与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相关,如暴雨后的街道积水,这不仅影响交通,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在诗歌中,潴水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潴水静谧,映月如镜。 心随波澜,思绪万千, 在这无声的夜里, 我与潴水共沉思。
潴水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蛙鸣和湿润的泥土气息,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潴水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agnant water”或“standing water”,它们在描述停滞的水体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潴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潴】
(形声。从水,猪声。本义:水停聚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周礼·地官·稻人》-以潴畜水。
【组词】
潴泺
蓄积。
【引证】
《水经注》-渚水潴涨,方广数里。
【组词】
潴水、 潴泄、 潴畜,潴蓄、 潴溉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