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2:18
“潮鸣电挚”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声音宏大而迅速,如同潮水涌动和雷电交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声音或**的突然性和强烈性。
在文学作品中,“潮鸣电挚”常用来形容战争、自然灾害或重大**的突然爆发,如战场上的鼓声、雷鸣般的掌声或群众的呼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任何突然且强烈的声音,如音乐会上的鼓声或演讲者的声音。
同义词:雷鸣般、震耳欲聋、声势浩大 反义词:细语轻声、悄无声息
“潮鸣电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自然现象的启发,特别是潮水和雷电的强烈和迅速。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强烈的声音或**。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潮水和雷电分别象征着力量和速度,因此“潮鸣电挚”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具有这些特质的人或。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紧迫感,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预测性。在文学和艺术中,它常被用来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戏剧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或音乐会,尤其是当声音突然且强烈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潮鸣电挚,星辰为之颤抖。”
想象一下,潮水汹涌而来,雷电交加,这种场景不仅在视觉上震撼,也在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underous applause”或“roaring waves”,虽然不如“潮鸣电挚”那样形象和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强烈和迅速的感觉。
“潮鸣电挚”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象征性运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潮,水朝宗于海。 、 《春秋·元命苞》-牛女为江潮。 、 《初学记卷六水》-水朝夕而至曰潮。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
【组词】
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2.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鸣,鸟声也。 、 《管辂别传》-鸟兽之音曰鸣。 、 《易·中孚》-鸣鹤在阴。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 、 《诗·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3.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4.
【挚】
(会意。从手,从执。本义: 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贽。-挚,握持也。 、 《周礼·大宗伯》-以禽作六挚。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鹅,工商执鸡。 、 《仪礼·士冠礼》-奠挚见于君。 、 《礼记·郊特牲》-执挚以相见。 、 宋·王安石《葛兵祖墓志铭》-先人尝受其挚,阅不终篇,而屡叹葛氏之多子也。
【组词】
挚币